來源:蘋果日報 .作者:轉載新聞 .發佈時間:2010-06-25

當海中獵人鯊魚碰上沼澤惡霸鱷魚,恐怕也難逃被獵殺的命運。一群遊客日前在澳洲北領地卡卡都國家公園(Kakadu National Park),意外目睹一頭約5公尺長的鹹水巨鱷,將一條公鯊魚咬成兩截後,慢慢吞下肚的畫面,大夥兒看得目瞪口呆。帶團的導遊目測,淪為盤中飧的鯊魚至少有3公尺長,60公斤重。
百遊客興奮目睹

上周六一大早,一群搭船在卡卡都國家公園「南鱷河」遊河的遊客,來到一處沼澤地,竟看到已經被大鱷魚咬成兩截的鯊魚。

34歲導遊卡麥隆說:「鱷魚可能在前一晚就咬到鯊魚,得把牠拖到岸邊享用。」

當時有分搭兩條船,將近一百名遊客看到這難得的大自然奇觀,眾人興奮得不得了。卡麥隆指出,看到鯊魚跑到淡水流域來他一點也不驚訝,「這裡有這麼多野生生物,你真不曉得會看到什麼。」

不過,類似狀況今年3月在達爾文以南100公里的阿德雷德河也曾上演過,當時一艘觀光船也撞見了鱷魚正在吃鯊魚的場景。1月的時候更有5名漁民在北領地海岸捕到一隻鯊魚,但得費勁把牠從鱷魚嘴下搶回來。

鱷魚狼吞虎咽般地將鯊魚吞下肚子.jpg

5米巨鱷活吞鯊魚

鱷魚狼吞虎咽般地將鯊魚吞下肚子2.jpg 

虎鯨資料檔案(又稱殺人鯨)

 

雖然虎鯨體型巨大,還頂著“殺手”惡名,但實際上它們是友好、好奇而聰明的生物,它們不是真正的鯨,但是,它們在海豚家族中數量最多。

  “殺手”惡名是因為它們瘋狂獵殺魚、魷魚和包括海豹、海豚、小鯨和鯨魚在內的溫血哺乳動物而得。虎鯨是群居動物,通常幾頭到幾十頭生活在一起,它們追隨獵物遍布全球,像狼一樣成群獵食,每天可吞次阿500磅食物。它們在北極和南極的冰水中和在赤道溫熱的海水中一樣快樂生存,但是,在6、7月間,海豹開始產仔的時候,有時候它們能被看到出現在英國海岸的北部和西部。在蘇格蘭,人們曾拍下虎鯨冒著擱淺的風險撲向海灘以抓獲打磕睡的海豹。

  北溫哥華島是觀鯨者的天堂。因為這里經常有鯨魚出沒。希克解釋說:“定居型虎鯨的鯨群較大,有大約6到10只虎鯨結伴同行,它們因夏天拜訪特定海岸捕食鮭魚而出名。還有過境型虎鯨群,以個體或者小群體活動,它們通常是在捕食時才會集中活動。在加利福尼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海域能看到它們,它們的活動範圍比居民型殺人鯨要遠。定居型虎鯨以海豹、海豚或者其他鯨,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為食。第三種虎鯨也叫海上虎鯨,很少靠近陸地。但是,一旦看到它們,那一定非常壯觀,你能看到多達80只虎鯨捕食海洋哺乳動物和魚甚至鯊魚。”(孝文)


http://financenews.sina.com/sinacn/304-000-106-109/2008-10-12/1845916228.html


虎鯨(學名Orcinus orca)又稱為殺人鯨(Killer Whale)、逆戟鯨,英文中有時稱之為Orca或Grampus,虎鯨是海豚中最大的一種。地球上的所有大洋中都有虎鯨生活,從冰冷的大西洋和南極地區,到熱帶海域

虎鯨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食肉動物。 一些個體幾乎只吃魚類,另外一些則會獵殺其他海洋哺乳動物,包括海豹,海獅,海象,甚至是鯨類,他們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端。世界上有五種不同的虎鯨,其中一些也許分成單獨的種族,亞種,甚至是不同的種。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,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定的家族。[1] 虎鯨的一些複雜社會行為,捕獵技巧,和聲音交流,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。[2]

雖然虎鯨不是瀕危物種,但是一些本地種群還是因為食物匱乏,各種海洋公園的捕捉,和漁業的衝突,噪音污染,航運船隻,過多的觀鯨船隻和棲息地喪失等等原因受到威脅。[3][4][5]

一般認為,野生的虎鯨會威脅人類的安全。[6]有一些報告顯示,被捕獲的虎鯨會攻擊人類,在最近的一個案例中,虎鯨在一個海洋主題公園襲擊了它們的飼養員。.[7][8] 虎鯨經常被錯誤的認為是鯨類的一種。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6%AE%BA%E4%BA%BA%E9%AF%A8&variant=zh-tw


鯊魚(Selachimorpha)


是一群板鰓類魚的通稱,這是一類古老的魚種,在侏羅紀時已經形成現代類型的鯊魚,鯊魚身體無鱗,鰓裂有5至7個。不同種類的鯊有不同的食物,有的肉食,可以吞噬海豹、海龜甚至人,有的只吃浮遊生物;大的體長達20米,小的只有十多厘米。大約包括5個目20個科(由於分類學家的意見不一致),分佈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的海洋,除了極少數的鯊魚,如格陵蘭鯊 (Somniosus microcephalus) 之外,幾乎沒有在寒帶生存的鯊魚,因為一般鯊魚在20℃以下的水溫中就不太有活力。

鯊魚都是透過體內受精繁殖,有胎生、卵胎生或卵生。 部分品種的雌性在沒有雄性的環境下曾出現罕見的無性生殖案例。

鯊魚的感覺器官相當靈敏,有對電波感應的器官,可以發覺隱藏在沙下的獵物,甚至就能嗅出幾公里之外的血腥。

中國古代稱鯊魚為「鮫」,認為是僅次於龍的大型水生生物,說文中則作「魦」。說文:「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從魚,沙省聲。」。

鯊魚受傷不會受細菌感染,引起許多生物學家的興趣,研究提取鯊魚體內抗菌的物質,以製作新藥。而史蒂芬·史匹柏於1975年所拍的電影《大白鯊》,不單止成為著名的電影,還令人對鯊魚有錯覺,認為鯊魚是一條只吃人的怪物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超好動物園logo    以上資料感謝左方網站所提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執著〃在於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